返回首页

《白蛇传·情》票房破千万!

时间:2023-08-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该片作为国内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在“5·20”首映当日累计票房就突破百万。其动人的粤剧声腔,飘逸的水墨画风,的视觉特效,收割一众好评。截至6月3日日,该片已经开播15天,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影院,影片的人气、口碑也节节攀高。

  不少观众表示,该片无论是构图、舞美还是色调都无可挑剔,每一帧都是教科书级别。这部电影中的粤剧唱腔婉转动听,配乐也非常优美,有网友在评论区说到,“整部电影带来非常美好的体验,看完很多人都没有走,差不多直到听完歌才走。”

  目前,《白蛇传·情》在“正点观影”平台的“正点评分”为8.2分,在豆瓣平台也收获高分8.2分,有超80%的观众给出4星及以上的好评。根据豆瓣最新发布的一周口碑电影榜,《白蛇传·情》作为唯一上榜的国产电影,综合排名第3。根据豆瓣实时热门电影榜,《白蛇传·情》目前排名第4,已经成功超越同期上映的美国大片《速度与激情9》。

  在猫眼平台,该片更是收获9.3分的高分,成为近期评分最好的国产电影和今年口碑第2的电影,仅次于9.5分的《你好,李焕英》。在猫眼最近发布的最受好评电影榜,该片排名第2,仅次于商业片《指环王:王者无敌》。

  面对如此神作,不少观众选择“二刷”“三刷”,表示完全看不够,还有粉丝喊话电影院,“排片再多一点吧!真的太惊喜了!”

  其实,戏曲电影作为民族戏曲和电影艺术结合的产物,一直在中国电影史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无论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还是新中国成立后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都选材自传统戏曲。可见,中国电影的各个重要发展时刻,都少不了戏曲影片的见证。而《白蛇传·情》的摄制,似乎就见证着中国传统戏剧与现代CG技术紧密融合的这一重要创新节点。

  在豆瓣评论区,很多网友都提及了影片中令人震撼的特效。“作为一部戏曲片,光特效和武打就值回票价了。”还有观众戏称,《白蛇传·情》中的法海是“目前为止最气派的一版法海”,光是“水漫金山”这一段就值票价的十倍。

  《白蛇传·情》的“创新性”确实给了戏曲电影新的发展思路,保留传统戏曲的意境之美,又以视听特效丰富实景,可谓“传神”。观众对于该片的喜爱与支持,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戏剧融入荧幕,进入电影市场的无限可能,这无疑给中国戏剧电影的爱好者、制作者都打下了一针强心剂。随着《白蛇传·情》的票房大卖,国产戏剧电影或将迎来全新发展。

  《白蛇传·情》上映之初,不少观众担忧粤方言会成为自己欣赏该片的一道门槛。然而,当他们真正走进影院观影时,会发现这样的担忧实属多虑。

  有位网友在豆瓣评论区坦言,“去看之前别人说什么粤剧看不懂不好看之类的感觉,看了以后完全不是的,觉得挺好看的,非常值得一看。”

  其实,早在今年春晚,《白蛇传·情》的粤剧选段就已经提前与观众们见过面了,一句“只羡鸳鸯,不羡仙姬”早已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在中国电影史上,由地方戏曲改编的电影数量也并不比京剧电影要少,经典戏曲片《天仙配》改编自黄梅戏,1956年上映的《花木兰》则来自豫剧,还有电影《十五贯》,演员们唱的皆是昆曲。

  一直以来,地方戏曲片虽然受到一部分观众的喜爱,但在电影市场中的生存空间仍在日益萎缩。随着商业大片的不断崛起,戏曲电影变得愈发小众。然而,《白蛇传·情》通过富有新意的尝试,说明了地方戏曲电影也能在电影市场引发关注。

  有网友评价道,“虽是粤剧,表达方式却时尚又现代”。还有观众表示,“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听粤语竟然是在电影院。我一个杭州人居然被粤语白素贞感动到”。事实证明,传统精粹拥抱崭新表达,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超越局限,甚至化局限为特色。有网友称,“白娘子的一声许郎,唱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粤语真的太好听了!”

  足见,粤语不仅不会成为该片的门槛,相反地,由于《白蛇传·情》的“出圈”,粤语、粤剧之美愈发深入人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