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孩子的网络监管谁负责?家长与企业各持己见

时间:2023-10-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日前由广州互联网协会主办的2023广州互联网+新经济峰会在广州南沙召开,会上发布的一份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满意度调研报告显示,协同成为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关键词。

  这次调研由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联合广东省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青少年媒介素养分会、人民在线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开展。面向广州市学生家长发放了2500余份问卷,并进行了大量的家长学校和行业访谈。

  调研显示,家长对企业当前的未保履责工作表示不满,而企业代表则认为家长未尽陪伴引导义务。学生不满家长未读懂其上网行为,同时也对企业的身份鉴别准确性不太满意。

  第一、内容治理问题成为未保生态治理焦点。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网络信息上有不少内容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良信息以及网络暴力治理满意度低,家长认为目前网络上对现有危害信息还缺乏提示。

  第二,算法推荐内容问题引起了家长的高度关注。家长们对算法推荐的内容价值观导向、网络沉迷、信息茧房深感焦虑。

  第三,身份鉴别准确性成为新的矛盾点。家长表示,网络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都需要身份鉴别,但是很容易被钻空子、被绕过,这意味着这些保护未成年人的系统很容易失去效力。

  第五,各方都认为提升普及网络素养对于网络生态治理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对家长和企业的网络素养教育是相对的短板。家长和学生都认为目前企业网络素养培育工作成效不高,低于家长满意度得分,这与他们认为的“网络企业作为未保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不符。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调研组专门面对面访谈了国内知名教育、立法、网络等领域的专家。专家认为,调研数据揭示当前参与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各方仍缺乏有效的沟通,在许多关键问题上没有达到共识,在行动上也缺乏有效的协同。

  专家们还针对问题给出了几点具体对策建议。第一,内容建设是重中之重,在打击不良信息的同时,如何鼓励产制优秀的正能量内容是关键;第二,未成年人模式以及内容的年龄分级急需推进并完善,并且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第三,“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应该不断提高网络素养,并且提升引导教育的有效性。第四,企业履责应该加强主体意识,同时主动参与“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机制和行动。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工作,2022年5月在广州市少年宫联合专业协会建立了全市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阵地——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基地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组织专题调研、组建专家智库、发展实践阵地、联接学校社会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品牌活动,以网络素养教育为主线,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建立政、用、产、学、研的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广州模式”。

  调研组有关负责人表示,调研行动还将继续面向学校和各方人士开展,通过调研行动让各方充分发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立场,推动未保生态治理协同机制的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关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相关规定,广州市少年宫联合相关专业资源和力量,于2022年建立了全市性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阵地——广州市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基地。基地成立以来,积极发挥引领示范作用,组织专题调研、组建专家智库、发展实践阵地、联接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资源,开展未成年人保护系列品牌活动,以网络素养教育为主线,保障未成年人网络空间安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网络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建立“政、产、学、研”平台,在全国率先探索整合各方力量推动未成年人网络生态治理的有效路径,打造网络素养教育“家校社企”协同育人的“广州模式”。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